• 主页
  • 综合资讯
  • 教育政策
  • 高校科技
  • 教育服务
  • 教育评论
  • 考试专题
  • 行业热点
综合资讯>正文

向上,向上!——和宁大青年一起走进共和国建设者的“升板”人生

2025-07-29 玉润 大众教育新闻

  当“烽火再燃·青力传承”实践团队来到杭州五云山疗养院,晨光正穿透窗棂,斑驳光影中浮现徐可安八十载风雨征程——宁波城轰炸后的学堂废墟、云贵高原的军工基地、杭州湾畔的摩天楼群。三次人生转折恰似他发明的升板技术,在时代托举中向上攀升,浇筑成共和国建筑工业化的铮铮脊梁。

实践团成员访谈照片

  第一次升板:血色烽火淬炼报国初心

  1941年宁波宁海,爆炸声撕裂了正学高等小学晨读课的祥和。“轰炸把寺庙炸塌,老师遇难,教室成了瓦砾堆。”徐可安清晰记得老师遗体压在梁柱下的惨景,少年在硝烟弥漫的天空下攥紧拳头。“我们一定要搞防空,造飞机打回去!”

  1950年“二六空难”(注:国民党轰炸致上海千余民众伤亡)后,这份切肤之痛愈发灼烧。1953年2月28日,徐可安被分配到华东建筑工程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筑工程第六师工作(其前身是由浙南游击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 104师),18岁的他放弃安稳岗位,主动投身上海江湾机场抢建。当战友们驾驶新战机从江湾机场腾空击落国民党轰炸机时,他立在轰鸣的跑道旁热泪盈眶。建设,就是最硬的国防!

徐可安与同事们的合影(一)、(二)

  第二次升板:“三线”淬火浇筑“空中长城”

  1965年,国家“三线建设”的号角响彻西南腹地,徐可安闻令而动,随浙江省两千名建设精锐组成的建工部四〇一公司奔赴贵州的崇山峻岭,向祖国战略纵深坚定扎根。精度要求极高,通视条件极差,工期却紧如满弓之弦,他肩扛经纬仪跋涉于荆棘,创新“三角锁”测量法(注:通过三角形网络建立高精度坐标),在云雾缭绕的峰峦间标定建设线。拓荒者住大通铺,“几百人的呼噜似大合唱”,却唱出建设者的豪情。

  在“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投产”的壮举中,至1969年,18座现代化航空工厂奇迹般地从深山中拔地而起。徐可们用测绘仪丈量过的土地托举起共和国战鹰在云贵高原振翅翱翔——女儿们名字中的“黔华”“黔虹”不仅烙印着那段黔地峥嵘岁月,更无声诉说着父母对中华腾飞如虹的炽热祈盼。

徐可安与家人的合影

  第三次升板:技术革命问鼎创新高峰

  1970年,完成三线建设使命的徐可安随建工部三〇一公司挥师南下。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他与战友们以“三天一层楼”的惊人效率筑起54层高楼,创造了后来被邓小平同志高度赞誉的“深圳速度”。

  然而,徐可安的“升板”人生并未止步于速度的突破。为攻克楼板提升的“成盆”变形,徐可安带领团队采集6400余组数据,用20年的厚积薄发研究出“盆式升板法”,掀开中国升板建筑技术史的新页——这项国内首创技术化解世界性难题,省出30节火车皮的钢材,节省模板可铺满10个足球场。1980年,当钱塘江海岸实验室建成时,《浙江日报》以头版《2000m²“大瓦片”徐徐升起》记录了这一辉煌。

1987年浙江省建工技校技术汇报现场(左上图)

  时任省委副书记吴敏达(左)观看'2381砌砖法'演示

  该校次年凭相关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图/资料翻拍)

《奉献心曲: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事迹纪实》(内页节选)

  载有《升腾,拔地而起的大厦——记浙江省建筑工程总公司高级工程师徐可安》一文

  面对实践团队成员们的年轻面庞,徐老仿佛看到了自己青春的倒影,殷切寄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是谁——就是你们!”个人的价值唯有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才能璀璨夺目,科技的突破唯有立足国家需求才能根深叶茂。这份嘱托将深深烙印在如我们这般聆听者、传承者的心间,指引青年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伟大事业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完成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升板”!

  (通讯员 沈婧怡)

相关文章

  • 向上,向上!——和宁大青年一起走进共

    向上,向上!——和宁大青年一起走进共

  • 暑期“三下乡”纪实 福州大学 “豫见

    暑期“三下乡”纪实 福州大学 “豫见

  • 青春与乡土共舞!广州城职院学子唱响信

    青春与乡土共舞!广州城职院学子唱响信

  •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实践队走进葛毛坞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实践队走进葛毛坞

  • 科技领航,文化沁润——潘家湾土家族乡

    科技领航,文化沁润——潘家湾土家族乡

  • 这些“00后”厉害了!北航学子从零打

    这些“00后”厉害了!北航学子从零打

向上,向上!——和宁大青年一起走进共

  当“烽火再燃·青力传承”实践团队来到杭州五云山疗养院,晨光正穿透窗棂,斑驳光影中浮现徐可安八十载风雨征程——宁波城轰炸后的学堂废墟、云贵高原的军工基地、杭州湾畔的摩天楼群。三次人生转折恰似他发明的升板技术,在时代托举中向上攀升,浇筑成共和国建筑工业化的铮铮脊梁。实践团成员访谈照片  第一次升板:

热门文章

  • 1.暑期“三下乡”纪实 福州大学 “豫见
  • 2.兰州大学:以科技助力新能源基地变“绿
  • 3.教育部加快推进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
  • 4.2025年港澳大学生文化实践活动在京
  • 5.青春与乡土共舞!广州城职院学子唱响信
  • 6.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实践队走进葛毛坞
  • 7.科技领航,文化沁润——潘家湾土家族乡
  • 8.这些“00后”厉害了!北航学子从零打
  • 9.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萤集青韵”社会实践
  • 10.AI融入文学课堂,师生共成长

热评文章

  • 速递!2024年全国十大教育新闻揭晓

    速递!2024年全国十大教育新闻揭晓

  • 《追梦—事业与生活》新书由线装书局出

    《追梦—事业与生活》新书由线装书局出

  • 哈尔滨工程大学:以赛促学淬炼创新人才

    哈尔滨工程大学:以赛促学淬炼创新人才

  • 南方学生必备:专属冬季校服新选择

    南方学生必备:专属冬季校服新选择

  • 重庆南开中学校建校二十周年成果展庆典

    重庆南开中学校建校二十周年成果展庆典

  •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丁兰实验学校以“幸福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丁兰实验学校以“幸福

  • 第9期“求索”专题讲座上,首批博士苏

    第9期“求索”专题讲座上,首批博士苏

  • 北京市石景山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

    北京市石景山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

  • 展现中国青年技能人才的卓越风采

    展现中国青年技能人才的卓越风采

  • 北京师范大学迎来2024级新生

    北京师范大学迎来2024级新生

标签列表

  • 向上,向上!——和宁大青年一起走进共和国
  • 暑期“三下乡”纪实 福州大学 “豫见红色
  • 兰州大学:以科技助力新能源基地变“绿洲”
  • 教育部加快推进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
  • 2025年港澳大学生文化实践活动在京闭幕
  • 青春与乡土共舞!广州城职院学子唱响信宜北
  •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实践队走进葛毛坞村:
  • 科技领航,文化沁润——潘家湾土家族乡中小
  • 这些“00后”厉害了!北航学子从零打造太
  •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萤集青韵”社会实践队参
  • AI融入文学课堂,师生共成长
  • 北京大学举办2025年本科生毕业典礼
  • 全国各地各校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庆祝中国
  • 清华大学为先书院“清梦赤心”支队的14名
  • 金溪县心湖中学召开2025 年暑假安全教
  • 高考志愿填报,应遵循“以终为始 15年
  • 德润赣鄱传薪火,红色基因永赓续——资溪县
  • 6月23日起,2025年高考开始查分!
  • 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为毕业生拨穗“冲上热搜
  • 探索“AI+教育”新生态,一高科技集团持
  • 法律事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人才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16-2025 大众教育新闻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05030186号-1